转自: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
对于一线治疗进展的晚期胃癌患者而言,二线治疗依然是以化疗为主,但临床疗效欠佳,PFS仅2-3个月。在此背景下,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丰富了该类患者的治疗选择,此后,随着实践经验不断积累,抗血管药物又被纳入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胃癌诊疗指南》二线治疗推荐,地位也得到进一步稳固。
那么抗血管生成药物Apatinib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究竟可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怎样的获益?下面分享一例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晶磊教授整理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点评的Apatinib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精彩病例,患者二线治疗PFS达25个月,OS达41个月,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,以下见详细资料:
病例分享医生:
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曲晶磊教授
病例点评专家:
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曲秀娟教授
曲晶磊 教授
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、教授
主任医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
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
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肿瘤综合诊疗学分会委员
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结直肠癌分会副秘书长
中国抗衰老促进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委
辽宁省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辽宁省营养学会肿瘤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
辽宁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
基本情况
患者男,52岁。
ECOG评分:1分。
既往史:高血压1年余,最高达190/110mmHg,目前血压控制尚可,否认冠心病,糖尿病病史。
个人史:无吸烟饮酒史。
家族史:一叔叔60岁胃癌去世。
辅助检查
影像学检查:2016-9-22 因厌食油腻行腹部CT。
胃窦壁不规则增厚,胃周多发肿大淋巴结,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(9个病灶)。
胃镜检查:2016-9-23
胃体下段后壁至胃窦后壁可见约1/3周溃疡性病变,污秽苔,周围粘膜不规则隆起,余胃窦粘膜颗粒感,略凹凸不平。
病理检查:
(胃体-窦)中分化管状腺癌(Lauren分型:肠型),免疫组化:C-erb-2(1+),Ki67 90%(+),AFP弱(+)。
诊断
胃癌(T4aN+M1,肝转移)
一线治疗
2016-9-29 始行XELOX方案化疗6周期,疗效评价PR。
之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2周期,至2017-4,肝脏病灶进展,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,疗效评价PD。
影像学检查:
二线治疗
2017-5-2 始行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7周期,疗效评价PR,肿瘤标志物明显下降。
2017-10-2 因II度粒细胞减少、II血小板减低且恢复缓慢,改为阿帕替尼250mg单药口服维持治疗。
影像学检查:
2018-10-12 腹部CT示肝脏病灶较前增大,肿瘤标记物明显升高,疗效评估PD。
二线治疗再挑战
2018-10-13 再次予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化疗6周期。2,4,6周期评效:肝脏病灶缩小SD,胃壁较前增厚。
2019-3-27(6周期后)MDT会诊:影像学检查提示胃壁增厚,建议复查胃镜明确胃部病变情况。目前整体评效稳定,可继续全身治疗。遂继续行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化疗2周期。
疗效评估:肝脏病灶缩小。
2019-04-15 复查胃镜示:胃体下段后壁至胃窦后壁可见约1/2周溃疡性病变,表面覆盖污秽苔,周围粘膜不规则隆起,管壁僵硬感。病变口侧边缘距贲门齿状线约6cm。
2019-5-10 再次应用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8周期。
疗效评价:肝脏病灶稳定 SD,胃壁较前增厚;肿瘤标志物较前升高。
肿瘤标志物:
2019-5-16 PET-CT示:胃窦区胃壁增厚,代谢增高,最大SUV10.8,多考虑恶性病变;胃窦旁、胃小弯旁及腹膜后密度增高影及淋巴结影,部分代谢增高,最大SUV3.0,恶性病变转移不除外;肝右叶局部代谢略高于周围肝脏组织;肝右叶多发高密度影,无代谢增高,建议定期复查。
MDT讨论
患者经多线治疗,目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胃壁较前明显增厚,肝脏病灶稳定,继续内科治疗则疗效有限,若疾病进一步进展,随时可能出现梗阻、出血等。若患者治疗态度积极,可考虑行胃部原发灶切除,术中探查肝脏病变情况,根据探查结果行肝脏转移灶同步切除或介入治疗。
手术治疗
2019-6-12患者于我院行胃癌姑息切除、肝脏III、IV、VI、VII段不规则切除及V段肿物射频消融。
术后病理:(胃)粘液腺癌(低分化,侵及浆膜,局部考虑脉管侵犯);(肝脏III、IV、VI、VII段)见腺癌癌巢;(网膜组织)局部见极少量细胞,考虑腺癌癌巢。
免疫组化 pMMR
术后治疗
术后1月复查肺腹CT未见复发转移。
2019-7-24 始行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4周期。
2019-11-18 复查肺腹部CT:颈部、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肿大。颈部淋巴结彩超:做颈部IV区淋巴结回声(4-5级)。术后PFS为5个月。
术后肿瘤标志物:
转归
2019-11-18 (术后5个月)疾病进展,建议完善全基因检测,患者暂不同意,给予对症支持治疗。
2020-1 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,行胆管支架置入+对症支持治疗;2020-3去世,OS共41个月。
治疗总览
病例小结
本次分享的是一例胃体-窦腺癌合并肝转移(T4aN+M1)患者,一线治疗采用XELOX方案化疗6周期,疗效评价PR,而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2周期肝脏病灶发生进展疗效评价PD。二线治疗先后采用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7周期,疗效评价PR,阿帕替尼维持治疗12个月,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8周期。此后,经MDT综合评估,行胃癌姑息手术及射频消融,术后行阿帕替尼+替吉奥4周期。最终,患者术后6月疾病进展,对症支持治疗,最终OS为41个月。
曲秀娟 教授
主任医师 、二级教授 、博士研究生导师
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
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
CSCO 理事
CSCO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常委
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
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总干事
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癌学组委员
CSCO免疫治疗、抗肿瘤药物安全、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
辽宁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
辽宁省免疫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
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
主持科技重大专项1项,国自然6项,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
在JCO等杂志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00余篇
胃癌治疗亟待优化 抗血管生成潜力十足
胃癌是我国疾病负担最为沉重、未尽之需最为显著的恶性肿瘤之一,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第三位,年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的40%,早期胃癌仅占20%左右、绝大多数初诊时已为进展期。对于患者基数最为庞大的晚期胃癌,治疗选择仍旧十分匮乏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,研究者发现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最基本因素,肿瘤通过诱导血管生成获得氧气和营养,从而使肿瘤得以迅速地生长并同时为肿瘤的远端转移提供转运。因此,抗血管生成治疗应运而生,并逐渐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。
小分子TKI高度结合VEGFR-2 阿帕替尼再添全新循证证据
从患者生存获益角度来看,以胃癌二线治疗为例,化疗仅能为患者带来十分有限的疗效,RAINBOW研究结果提示,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可为患者带来更为显著的生存获益。但着眼亚洲人群,RAINBOW-Asia研究仅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(PFS),总生存期(OS)结果未见明显改善。在此背景下,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曙光,同样靶向VEGFR通路,小分子阿帕替尼具有高度选择性,抑制VEGFR-2通路的半数抑制浓度(IC50)仅为2 nmol/L,良好的抗血管生成效果提示着更好的抗肿瘤生长获益,为患者生存获益奠定基础。
基于RAINBOW研究结果,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获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(NCCN)指南推荐用于晚期胃癌二线治疗,而阿帕替尼是唯一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批准用于二线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VEFGR2-TKI,因此,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疗效是十分值得期待的。基于此,本中心牵头开展了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胃腺癌(GAC)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(GEJA)的研究,结果显示,在晚期GAC或GEJA患者中,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PFS为4.5个月,中位OS为11.3个月,且客观缓解率(ORR)为28.6%,疾病控制率(DCR)为75.0%,实现了良好的治疗反应和总生存期明显延长的目标,且安全性可耐受,相关研究成果也于近期在线发表于Frontiers in Oncology,为阿帕替尼在胃癌领域的应用增添了全新证据。
OS达41个月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切实生存获益
正如本次分享的胃癌合并肝转移(T4aN+M1)患者,一线治疗进展后,二线治疗入组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临床研究,治疗7周期后疗效评估PR,此后阿帕替尼维持治疗,定期评效PR。第12个月发生进展后,再次应用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8周期,2、4、6周期治疗后疗效评价均为缩小的SD。此后,患者行胃癌姑息手术及射频消融,术后行阿帕替尼+替吉奥4周期。最终,患者病情再次进展,最终OS达41个月。尽管本例患者诊疗过程曲折,但阿帕替尼多次应用为患者带来了切实的生存获益,为晚期胃癌二线治疗决策提供了积极的启示。
当然,本项临床研究仅为II期研究,纳入患者数量较少,提供的证据级别有限,期待未来阿帕替尼进一步研究,开展更多大型III期临床试验,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、更高级别的循证证据。此外,欧洲肿瘤内科学会(ESMO) 2023年会将于今年10月隆重召开,届时胃癌领域全球首个围术期抗血管靶向联合免疫加化疗的III期临床研究、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作为Leading PI的Ahead G208研究将重磅公布研究数据,期待该研究成果造福更多晚期胃癌人群。